Different World

关注了就不要走了❛‿˂̵✧
爱的反义词不是恨,是indifferent冷漠

答可能是洋弄臣者书

叶若轩:

        "是吾皇......"老师的信徒来访,又或许是小号。语气多有偏激节奏,留下了几条虚无主义——从无中来,往无中去的刁难提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洋弄臣,向来洗白是有一套完整且成熟的洗白大法的。但事实胜于雄辩,为了利(这利包括 人际关系,经济支持等等一切利己的财富)的洋弄臣再诡辩——更像狡辩,也无甚效用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教员曾写下《反对党八股》,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我们来个刁难提问也无妨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关于"文化阉割"的诬蔑,很明显的知识性错误,儒学中原有不人道的戒律,我们"去其糟粕,取其精华"了,这难道也是文化阉割?新时代可是提倡传承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。那,您是学了什么新名词,在这里为作骂名曰"文化阉割"?


       再问,上吊眼是中华传统优良文化吗?既然如此,那不妨我们都继承这优良文化!我提倡立马整容成这样!可是既费钱,又会被冠上"收了资本家的钱的"这样的美誉,肯这样做吗?恐怕只会一味为钱鼓吹它的好,认利不认理。


       最后,有个客观事实,上吊眼不丑,而是它代表了近代中国,尤其是清朝末年老百姓的悲剧——被资本家奴役。


        内忧外患的清末,大批老百姓在清末活不下去,他们中的部分人去海外求富,还有部分人被以征用劳动力为名的资本家送到太平洋东岸。


       这部分人虽身在太平洋东岸,却在资本家眼中依旧是破落国之国民的形象。他们在暗无天日的船舱中,吃不饱睡不好,面容憔悴,身体枯槁,因此面部肌肉呈现出营养不良的"上吊眼"形象,资本家惊讶但毫无心疼,资本社会的群众看到先好奇后取笑,以为这就是中国面貌。


        而在今天中国面貌已经不似清末了,雄狮少年里却要强调这个特征,这不是审美问题,是迎合资本喜好,迎合资本家刻板印象的洋弄臣行为!——一旦不画"上吊眼",资本主义,尤其是想看这电影的国际人士,就会奇怪,就会不顺眼。 我们眼中看上吊眼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形象,可资本家眼中看却是:"中国人自揭伤疤,给我们看笑话呢!" 


      《雄狮少年》辱华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还好,给中国人自己看这更正确——反映现实,正视历史,引起人们尤其是中国人重视。但是把它推到海外去,教资本国借电影为名,就留下"中国人这么多年还是这样的面貌,可见不是破落,就是受了虐待"这样的误解,便是不妥。


         另,您说的"当个什么代表",这是明显的气话——可惜跟"你怎么不打电话"之个人主义伟大精神的"是吾皇......″老师一个逻辑。那么,既然你想用气话不含糊我,我向你立誓:


        从现在开始,我立志成为代表!


        向做代表这一目标努力!


        您恨铁不成钢,恨我不像您一样聪明,而我现在成器了,也会搞"教化"了,您应该高兴啊!"大过年的!",别皱了眉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我的行文思路还有一个过程,为您提建议:您直接要求我为那张截图打码就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我刚准备打码的,我想起我记仇——您拉黑+出口成脏行为——堪称中国阿Q。又有,鲁迅先生的"损着别人的牙眼,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,万勿和他接近","让他们仇恨去,我也一个都不宽恕"之言,所以我要学"是吾皇......"老师搞"教化"。


       —— 您支持"是吾皇......"老师的似是而非之言论,又不细看我的驳论和老师的逻辑错误,反倒仅仅注意那张截图,然后撒气,您是什么大丈夫?!不理智沟通,无辨证,立场不同便是我认定的您的原罪! 


       您不知道政治意义吗? !它是推,而且是被推到了海外的电影啊!(之前泰剧《禁忌女孩》被禁,我可是先惋惜,后来想到国家立场,就再也不管了的。)@阿伽雷斯 




点击此处:什么是洋弄臣 


点击此处:叶若轩的驳论


点击此处:"是吾皇......"老师的高论 

评论(3)

热度(11)